端午赐粽,明帝挑在端门午门间I古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端午宫俗
(资料图)
“端午”原作“端五”,意思是五月开始,百姓人家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古代帝王生活条件优厚,宫中端午又如何过呢?皇帝赐朝官粽子,会特意选在端门、午门吗?
裹粽入画
粽子又名角黍,由粽叶包糯米煮熟而成。南宋文人陈元靓撰《岁时广记》,其中“裹黏米”提到:“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粽子。”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绘制《端阳故事图册》之“裹角黍”,并题句“以菰叶裹粘(黏)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画面描绘的正是端午节包粽子、食粽子的情景。
徐扬绘制《端阳故事图册》之“裹角黍”
这样的美食,皇家自然也不会错过。明清宫廷中,端午食粽的档案较为丰富。明人陆容撰《菽园杂记》记载:“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喫(吃)糕、粽于午门外。”有趣的是,朝官一起吃粽子的位置正是在端门和午门之间。
清帝赐粽的地点就比较随意了。《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中记载,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初五日,“仅召在圆明园居住之王大臣等十余人,至勤政殿侧之四宜堂,赐馔、食角黍”。即雍正帝在端午节当天,邀请在圆明园的王公大臣一起吃粽子。雍正十年(1732年),郎世宁绘制《午瑞图》一幅,进献给雍正帝,画面中,花瓶一侧的几个粽子格外醒目。
郎世宁绘制《午瑞图》
“五毒”香袋
端午节因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设,而屈原爱佩戴香袋。屈原所作《离骚》中载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因此历史上端午时节有佩戴香袋的习俗。宋代文人吕原明撰写的《岁时杂记》中载有“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香袋里面通常装有朱砂、雄黄等药物,或沉香、咖南、龙涎等香料,以达到驱虫辟邪的效果。香袋的形状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做成葫芦的外形,葫芦与“福禄”谐音,其造型又和汉字“吉”颇为相似,因此很受青睐。香袋表面多织有五毒纹饰,意为“以毒攻毒”。
《雍正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怡亲王交做……鹅黄素缎两面写画长方香袋四十个,鹅黄素缎两面写画圆香袋四十个,鹅黄素缎绣五毒香袋四十个,五色绒缠福儿香袋四十个,五色素缎绣五毒香袋四十个,赏用香袋四百个。”怡亲王交做的香袋多达600个。《雍正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郎中海望、员外郎满毗仝传做,年例端阳节,川椒香袋二十个,绕绒符香袋四十个,赏用黄圆香袋二百五十个,红圆香袋二百五十个,白圆香袋二百五十个”。不同样式的香袋要做810个,可见皇家端午节香袋消费量之大。
菖蒲入酒
端午节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其实这酒中还加入了菖蒲。《帝京岁时纪胜》中“五月端阳”记载:“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认为其作用可“避虫毒”。明代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中记载紫禁城端午习俗:“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面。”《御定月令辑要》载:“菖蒲酒,原千金月令,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汎酒。”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也记载:“初五日,王大臣等赴圆明园叩节毕,皇上(雍正)出宫登龙舟……赐蒲酒。”清代帝王端午赏赐大臣的节令品之一就是菖蒲酒。
朱砂、雄黄、菖蒲均有药用功能。明代医学家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说,朱砂“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雄黄“主寒热、鼠瘻(瘘)、恶疮、疽痔”;菖蒲“主风寒湿痹”。由于朱砂、雄黄有毒,因而仅能掺入少量,古人亦认识到这点,清代徐士銮撰《医方丛话》提到 :“(雄黄)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内服,只可分厘之少,更不可冲烧酒饮之。”
赐扇意深
端午节正值仲夏来临,天气逐渐炎热,蚊虫开始肆虐,扇子便成为伴手之物。端午节时,赐扇成为宫廷习俗之一。
宋代高承撰《事物纪原》记载:唐贞观十八年(644年)五月初五日,唐太宗赠送长孙无忌、杨师道扇子各一,用于“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从此便有了端午赐扇的习俗。明清时期的紫禁城,端午赐扇是重要的礼俗之一。
清代《燕京岁时记》载有:“内廷王公大臣至端时,皆得恩赐葛纱及画扇。”扇子不仅寓意扇除瘟疫,而且表达了帝王仁爱之意。
据《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载,成化元年(1465年)夏四月甲辰,“(帝)赐大臣扇”。对于资格比较老的内阁大臣或经筵讲官,皇帝还会赠送其他端午节令用品。明万历《大明会典》记载:“凡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大臣及日讲经筵官,或别赐牙边扇并彩绦、艾虎等物。”
清帝在端午节期间,不仅赏赐扇子给内臣,还给外藩国王,作为节日礼品联络感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四月下旬,乾隆帝赏给安南国王阮光平的物件单中,含十(什)锦扇一匣、芭蕉扇一柄、象牙扇一柄。
游湖观舟
端午节期间举行龙舟竞渡活动,是民间重要习俗之一,源于楚国人对屈原的纪念。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其中载有:“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明清时期的北京有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载:“五月朔至端阳日,于河内斗龙舟,夺锦标。”同样,皇家也在端午节组织龙舟竞渡活动,皇帝会邀请家眷或内臣一同游湖赏荷,观看龙舟竞渡。
银龙舟
《菽园杂记》载有明代“朝廷每端午节……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盖宣德以来故事也”。从明宣德时期到弘治时期的端午节期间,皇帝均会陪太后驾幸西苑(今北海公园及附近水域),观龙舟竞渡。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
清代帝王也有在端午节时观龙舟的爱好。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宫中均有龙舟竞渡活动,多位皇帝观龙舟的地点都在圆明园福海。清代宫廷画家所绘《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圆明园中,雍正皇帝身着汉装,与家眷们坐在码头的楼阁之上,兴致勃勃地欣赏龙舟竞渡。《清代历朝起居注合集·清高宗》也记载,乾隆帝多次在端午节期间,陪皇太后在圆明园观赏龙舟竞渡。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