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面对众多规模参差不齐的社会组织,如何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和潜力?稠城街道的做法是通过开展公益创投激活服务潜力,让那些脱颖而出的社会组织不光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还能得到技术和管理上的支持。
6月21日下午,第五届“义集”社区微治理公益创投评审会在稠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经过前期的宣传动员、项目征集、项目初审,共有19个公益项目参加了当天的现场路演。
从路演情况来看,项目各具特色,内容丰富,主要涵盖社区治理、文明创建、食品安全宣传、关爱长者、女性素养提升等多个领域。每个项目展示完毕后,评审小组根据评分表从项目的针对性、居民参与性、管理科学性、社会创新性、推广复制性、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打分。
项目路演现场。
据悉,自2019年起,稠城街道以义乌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和街道争创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双重契机,创新打造“义集”平台,进行一系列探索实践。目前,稠城街道已连续4年举办“义集”社区微治理公益创投大赛,共促成28家团队60多个项目落地执行,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的成果初步显现。
“公益创投要以党建为引领,增进社会治理效能,更多地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在充分契合群众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骨干力量带动团队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这是稠城街道开展该活动的初衷。这几年来,稠城街道不遗余力搭建平台,积极培育和扶持“草根”志愿团队,助力其成长为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更专业化、规模化地服务群众。
当需求方越来越成为“明白人”,对专业力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社会组织自然接踵而来。在这次评审会上,有不少是熟悉的老面孔,也有不少是慕名而来的新面孔。“哪里的公益氛围好,我们便去哪里。”“稠城的力度很大,有平台有氛围,我们也想来试试。”有几个项目方表示,自己做足了准备,希望能留下来。
稠城街道将在路演结果的基础上,重点综合考虑服务领域和内容的多样化、差异化以及服务形式的公益性,严格把关,最终确定入围项目。各社区也可充分发挥自主性,按需与“心仪”的社会组织对接,公益项目直接落地社区。
关键词: